星期六, 18 1 月, 2025
Home副刊汪惠迪:细说从头•辞书的故...

汪惠迪:细说从头•辞书的故事(23)

“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矣。”——陆尔奎

中国辞书历史源远流长,常州人在辞书领域建树颇丰,贡献巨大,如《昭明文选》作者萧统,《永乐大典》都总裁陈济,《康熙字典》纂修官史夔,《四库全书》总裁于敏中,《春秋正辞》作者庄存与,《说文解字注》作者段玉裁,《比雅》作者洪亮吉,《辞源》主编陆尔奎,《辞海》主编之一沈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总编姜椿芳等,无一不汇聚着常州人的智慧和担当,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辞书作为文化的浓缩和载体,对文化积累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辞书被称为“无言的老师”,一本本厚重的辞书背后,凝聚着辞书人的心血和智慧,都会有许多艰辛而曲折的故事。为弘扬辞书人精神,特设“辞书的故事”专栏,本期推出汪惠迪先生的文章——《<中华大字典> 汉语字典编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细说从头•辞书的故事(23)

《中华大字典》

汉语字典编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汪惠迪

上篇提到,《康熙字典》因系“御制”,“后出的字书编者,多奉之为圭臬”,“无人敢显言其非”。直到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高邮二王父子(王念孙、王引之)奉宣宗之命,率90余人校勘《康熙字典》,历时五载,编撰并刊行《康熙字典考证》12卷,纠正《康熙字典》引书的错误2588条。而《康熙字典》全书的错误,远不止此,其中解释不够确切者尤多。

《康熙字典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5月版

既然《康熙字典》校勘后仍有许多“解释不够确切者”,有人便以《康熙字典》为借鉴,补缺纠谬,改善体例,扩大收字范围,另编一部新字典来替代它,《中华大字典》于是诞生。

《中华大字典》于1909年开始编纂,1914年编成,191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比《康熙字典》晚了将近200年。《中华大字典》出版之时,恰好商务印书馆的《辞源》也在这一年问世。一部字典、一部辞典,两部大型工具书在同一年出版,在现代辞书出版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中华大字典》‌改正了《康熙字典》中的错误4000余条,在注音、释义、印证方面更简明、合理、有条理性。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收字 收录4万8200多个字,包括通用字、冷僻字、异体字以及旧字形、方言字和翻译的新字等,比《康熙字典》多1000余字。

2、‌注音 采用《集韵》的反切,每字只用一个反切,并加直音,同时标明本字的韵部。每个音,都列在一个字头之下。如“與”有四个音,就列出四个字头,下面各自标音。

3、‌释义 按照源流引申关系排列义项,例证精当,对古今字义演变、同义字词的差别以及使用习惯等予以辨析或提示。释义简明,并适当纳入清人文字训诂的研究成果。

4、解词 常在一字之下兼释由这个字组成的复词或事物的名称。如心部“志”字下,解释“志士”的含义,说明“远志”是草名。这样,就使此书兼具词典的作用。适当收入以字头为词尾的词,还可以标明音读。如“與”的第三音读豫(yù),下列地名“阏與”“方舆”,让读者知道两词中的“與”应读yù,办法也很好。

5、‌检索 正文字头按读音次序排列,读音未详字、汉字笔画或部件按部首排列。字典正文前有切韵指掌图、笔画检字表、部首总目表,为读者查检提供方便。

6、‌插图 对不常见或难以叙述的物名,配以插图。

就总体而言,《中华大字典》大部分以《康熙字典》为基础进行修订,或改解释,或换书证,或增义项,使之更加完备。我们在使用时,如嫌《康熙字典》释义简略,则可查《中华大字典》的解说。凡《康熙字典》未收之字,则可试查《中华大字典》(详参刘叶秋:《〈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

《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香港分局版,1958年

《中华大字典》内页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