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比較
新加坡 吳偉才
有次,在沙灘上散步,身邊不遠有個年輕母親跟她孩子在拾貝殼。
孩子起初很有興致。拾啊拾,幾乎每個貝殼在他眼中都是美麗的。但那年輕母親一直在檢視孩子所拾到的,然後一一挑出來,說,“這不夠好,不夠美,還有更美的。”更糟是她孩子一邊拾取,她一邊用自己的評估來過濾丟棄。那孩子漸漸地安靜了,原本的興致也漸漸沒有了。
我不知道結果這孩子最後可有找到“更美的貝殼”或“最美的貝殼”。我甚至不知道他以後還有沒有興趣去找貝殼。
因為無論怎說貝殼還不是這世上“最美”的東西。世上是不會有“最美”的東西的。只是人們總願意相信自己還沒看到的,還沒找到的,或還沒擁有的,也許就比眼前看到,手裡已經擁有的會更美好。這是“更”和“最”的無盡追求。
這類追求,甚至常以“進步與改善”之名,冕冠以偉大情操,將之推崇為奮斗理想,好讓我們芸芸眾生在有限的時空裡團團轉地尋找“更好”及“最好”。結果我們總是覺得眼前一切都還不夠檔次,覺得自己“應該”也能找到,並且“應該”也能擁有更好及最好的一切。好了,一輩子活在自認只屬低檔的生活裡,鬱鬱寡歡,越活越憔悴,結果是——連即便不被自己看成更好或最好的也都享受不到,就連眼前實實在在的人生快樂都錯過了。 .
為何要比較呢?貝殼的花紋,人類的指紋,不給我們多次暗示了麼?有喬木,也得有攀藤。有牡丹芍藥,也得有地衣苔蘚。蝙蝠假如一輩子老逼自己活得似隻熊貓,那它就是自尋煩惱。 .
有次在印度的新德裡搭的士,那的士司機的英語水平教人刮目相看,我說,“師傅你這水平到我們國家就是英語老師了”。他只笑笑,說,“我很快樂,先生,你能伸出你自己的手掌嗎?”我聽了就伸出手掌。他接著說,“先生你看,一個手掌上五隻手指,每隻長短不一,但也因為如此手掌才能操作,假如每隻都是大拇指,它的功能就沒有了。我雖然是個司機,但我也是社會上的一根手指。” .
生命當然可以有所要求。對生命有要求,是因為我們尊敬這生命的賜予,欣賞這生命的力量,因此我們可以對生命有所作為也有所要求。去成就人生,那很好,那是一次美麗的責任。這責任就是我們都該去到一個有如開花那般喜悅那般釋放的點上。因為生命可貴,因此無論自己狀態如何,都該讓自己這次難得的生命發揮出它的能量,去成就這個生命,不要浪費它。我們只要去到自己那個釋放能量的點,完成這美麗的責任,那就夠了,不必去比較。 .
不必老看著隔壁籬笆的草長得怎麼樣,把自己的草種好就得了。 .
比較難免會帶來許多陰暗和不愉快的感覺。激勵自己有很多方法,用不愉快的感覺來發動自己的進取,那麼整個努力過程,戾氣勇氣僅差一線,何來生命悠揚節奏的喜悅? .
誰都能去成就自己,但沒必要比較他人。鳥類各種飛翔高度是配合自己的需要。花朵不同的燦爛只為了延續自己生命,“爭艷”是人類發明的。比較是危險的,它讓你老是忽略或不滿意手裡已經擁有的。比較會阻擋你的視線,挑撥你的野心。比較在詆毀你已經努力過的一切。 . “更”與“最”都遙不可及,你若風馳電摯追求,沿途風景都錯過了。
很多人老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真空,且極度疲倦。多數就是老到這地步才猛然明白:生命裡其實有過很多真切與實在,都是當時自己一手丟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