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 (一)
苏妮安
凌晨三点起床,五点抵达厦门高崎机场,乘六点半的山东航空飞往青岛。
向往已久的山东行,就在山东航空机舱里一幅接一幅的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德不孤,必有邻”,由第一排座位贴到机舱尾的众多‘子曰’中展开。
第一站青岛
1897年,德国人采取了先占领胶州湾后谈判的策略,逼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下租借青岛为期99年的租约。
蛮横霸道的德国人,十七年后遇上比他们奸诈厉害,野心一点不比他们小的日本人,只好把青岛拱手相让。
今年适逢庆祝120周年庆的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德国人建成,至今还在继续生产。
红砖砌成的昔日厂房,如今是青岛啤酒展览馆,红砖壁上满是翠绿的爬山虎,秋日艳阳下,映得红绿格外美丽夺目。
旧厂房里百年前来自德国西门子制造的一套巨型酿啤酒设备,如今已成了酿酒厂的展品。
旅客遵循设计好的路线,经过一处摆满啤酒桶的展区,虚拟的金发碧眼酿酒师,站在啤酒桶之间,从桶里舀了一小碗试饮,头一抬望向参观者,突然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一扬手就把一碗啤酒泼到离得最近的旅客头上!酿酒师是虚拟的,从旅客头上滴下的液体却是真的!
展馆里展出历年青岛啤酒瓶与罐装啤酒的包装设计,连带展示柜,创新与传统并重,令参观者目不暇给,惊叹不已!
顺着展览馆的路线,从生产装瓶到装箱,最后来到一个排了木桌椅,空间巨大供客人餐饮的食堂,格式有点像在德国慕尼黑见过,每年十月举行啤酒节的场地。
食堂一边有长长的吧台,供应直接由啤酒桶抽出的啤酒,入口冰凉香醇芬芳,与罐装或瓶装啤酒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青岛八大关
以为会在青岛的‘八大关’看到许多德国式民居建筑,原来是误会了。
车子来到山上的韶关路,停下往四周一看,感觉如同当年走进老家‘波洛尼亚’机场一带的别墅区。
青岛‘八大关’的别墅,多建于德国人撤出青岛之后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每一户都自成一格,俄式英国的都铎式夹杂其间,还有因眼拙说不出其风格的。
走了两条街,一间一间看去,除了屋前有大片草地,每间房子的建筑都各具特色,唯一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近百年的老建筑。可以想象房子里墙壁的坚硬程度,都是那种握着铁锤想要钉枚钉子,铁锤对着钉子敲了半天,墙壁还“无动于衷”,倒是钉子先被铁锤敲弯了,坚固成那种程度的欧式老建筑。
街角留出一大片空地,植了参天大树,正值仲秋,不见有花开,树叶也还未转黄,草地间的小径上,倒有几只毛色浅灰带黑斑的花喜鹊流连其中。
眼前这幅景象,恍惚间会让人忘了置身于中国青岛。
买烟台苹果
同行的舅母一路念叨着,来到山东就应该尝尝烟台苹果。
车子刚进入属烟台管辖的蓬莱地界,眼尖的导游注意到路边就有苹果摊,赶紧让师傅把车停下。
原来人行道的另一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苹果园,站在人行道上往里边张望,一株接一株排列整齐的苹果树,每株都挂着硕大又红彤彤的苹果,隔着篱笆几乎伸手可及!
今年高寿七十二,穿着不甚称身外衣,晒得黝黑满脸皱纹,站在人行道上卖苹果的老大爷,用小刀把苹果削成小块,递过来给我们试吃,青的红的都试过,舅母的结论是青苹果比红的好,请大爷给称了两斤,付钱时,大爷掏出挂在胸前,印在纸板上的二维码,舅舅把手机对准它,一秒就过账!
几天后在淄博路边吃烧烤,见到一位年纪颇大的大妈,推着单车慢慢地走过,后座一只大篮子,装满一袋袋食物沿街兜售,单车把手上也挂着一张给顾客付钱用的纸板二维码!
而我们在南洋的巴刹买菜买杂货,还停留在三元五毛一张一张地数钞票数铜板的阶段!
潍坊杨家埠民俗大观园
潍坊杨家埠年画
从烟台往潍坊的路上,坐副驾驶座的导游,听到后座的我跟舅母闲聊时,露出对中国年画有浓厚的兴趣,导游马上转过头来说,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正合你意了!
从立着大牌坊的入口走进去,园区占地非常广,“潍坊杨家埠民俗大观园”十个大字远远就看得清楚,可是整个园区却杳无人迹。
其实潍坊自古以风筝闻名,传说由鲁班发明的风筝,在潍坊发扬光大,民俗园的风筝博物馆算是比较小型,但极具知识性,清楚介绍潍坊风筝分平面与立体,造型设计又分民俗历史神话经典文学人物等各类主题,从前只在连环图里看过的放风筝的传统用具,都一一在风筝博物馆展出。
潍坊风筝博物馆藏: 郑板桥 难得糊涂 风筝
转到另一个馆参观展出的古代年画刻板,图案内容多是各式民俗喜庆,辟邪的门神之类,心目中穿肚兜手抱大鲤鱼的圆头胖娃娃图案却不见踪迹。
走出展馆来到另一栋建筑的年画制作坊,虽然是吸引游客的噱头,说是每人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张年画带回家,还是有点兴奋有些向往的。
这栋打横至少有二十公尺的大房子,四周虽然有许多窗子,却一律门窗紧闭,也许是开着空调,可是推开门一脚踏进去着实吃了一惊,室内空气充斥着浓得不能再浓的香烟味,不只是为了健康着想,自己素来最不喜这味儿,可是因为好奇想看年画制作,也尽最大努力忍下来了。
入口右边摆着三张大桌子,各坐一位理应正在木板上刻年画的师傅,可是每人桌上都各自摆着手机或平板,显然在我们进去之前,三位都在追剧或看短视频,听到开门声,才恋恋不舍地把视线从屏幕上移回面前的刻板,无精打采地拾起刻刀,在木板上有一刀没一刀无聊地操作起来。
原先想走过去看看师傅正在刻的什么图案?如何一刀刀地刻出线条?是否有何特别的技术?
可是看到眼前这一幕,反而觉得是自己打扰了他们,马上改变主意走开了。
说好给游客自助制作年画的小作坊,既没油墨也没纸,管理人也不见踪影。
带着极度失望,在自己还没变成“烟熏生物”之前,赶紧打开门“逃”了出去!
看看手表五点还差五分,踏出作坊不到十米,里头的职员已经一个个从后面骑着电单车,飞快地越过我们扬长而去!
原本还怀着‘入宝山必不会空手而回’的想头,务必要淘几张古朴富乡土味的年画来收藏,明年春节还可以贴出来欣赏一番,结果不但一张都没见着,更何况染指带回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