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跃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至十二月三日印华作协棉兰之行给我的意外的,也是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棉兰诗人锺逸及他贤内助,也是诗人江玫。他们送我他们的诗文合集《诗愁之路》。我浏览之后,首先着重阅览他们的现代体诗歌作品。
锺逸的诗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流畅,读起来舒适。他很重视韵律和节奏,也写得得心应手。这是我等学习和效法的榜样。但是,老实说我更喜欢后面部分的几首诗,如《夜雨》、《闲》、《寂寞》、《号手》、《寻找》、《残香》、《赶集路上》等。因为我觉得这几首诗创造了个性化的意象、诗的氛围和蕴藉的诗味,更远地走出了一般化、概念化的直露胸臆的诗风。这只是我个人的兴趣吧。江玫的诗具想象力和自由开放的抒情。夫妻俩的共同之处是乐观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他们对婚姻生活的满足和陶醉。
下面是一点读诗心得,与爱诗者交流。
一
真情是诗的灵魂。出自于深心之情思的诗才有诗魂。锺逸的《夜雨》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远离家乡,雨夜时分,诗人独个儿观雨、听雨,“引起乡愁钻进心怀。”又想起“母亲酿的糯米酒/ 今夜是否有人偷偷揭开瓮盖?”这是出自诗人亲身经历和体验的那种思念、牵挂,显得真挚而感人,也真是这种真挚的乡愁,诗人才写下这样的诗行:“童年有过无数如许夜雨,/ ……/ 谛听风雨的旋律;/ 悬念着屋后空地的苦瓜/ 呵!经过这一场滂沱/ 明朝是否还看得到刚开的黄花?”
以上两节诗句作为铺垫,第三节的诗行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使读者感受诗人深沉的乡愁,随诗人的诗句 进入诗歌营造的人间凄美的亲情世界。“如今身在万里外,/ 更不会忘却母亲的笑脸。/ 对冷清夜空/遥寄一声声思念!”
《夜雨》是诗人高中一年级时写的,却写得不凡。因为这是内心的诗。真正的诗必须是内心的诗。诗人在生活中经受某种诗美体验,心里受到感动,心灵受到振荡。诗人回味、寻思,把诗美体验化为诗句。这种诗美体验是诗人个人的体验,所以是独有的、独特的,写成诗来就新颖鲜活,引人入胜。没有个人体验,没有独特的诗美体验,写出的诗将是一般化、概念化的诗,没有诗味可言。
夜雨
听雨声渐小,
风也静止下来;
屋檐流着滴答,
引起乡愁钻进心怀。
呵!母亲酿的糯米酒
今夜是否有人偷偷揭开瓮盖?
童年有过无数如许夜雨,
两眼睁得好大
谛听风雨的旋律;
悬念着屋后空地的苦瓜
呵!经过这一场滂沱
明朝是否还看得到刚开的黄花?
童年底梦虽然已醒
仍没忘记冰心的红莲
如今身在万里外,
更不会忘却母亲的笑脸。
对冷清夜空
遥寄一声声思念!
二
号手
—— 给一周年的印广
揉出惺忪 惊觉
这一觉竟睡了二十五年
陡然跃起
仓皇吹号
震醒缱绻马达山的云
褪去黑纱
以贫血的唇
吻亮穹苍
东风遂鼓胀
启航勿老湾的第一片帆
奋发 破浪
诗后有诗人的说明:“苏岛华文报于一九七四年被禁,一九九九年复出,刚好四分之一世纪,虽然当初筹备仓促,但时机不容拖延,印广责无旁贷地负起吹号重任,惊醒正在淡忘华文的龙的传人…… ”
《号手》表露的是激情、勇气。其实这种激情和勇气不是诗人独有,但只靠这种情感不能写出真正的诗,就好像我们常常读到的不少“诗”那样。这种“诗”只是一般感情的简单流露,是同等于宣泄的浅薄的表现。作为艺术作品的诗歌是深刻的思想、感情等在心中唤起的想象、意象、形象的呈现;作为艺术品的诗歌,不在于反映某种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而在于如何以某种独特的、艺术的方式表现某种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
号手吹响号角,唤醒沉睡的人们。虽然“揉出惺忪”,但是他“惊觉”:“这一觉竟睡了二十五年”。诗题和头两句,活灵活现体现印华文化先觉者的形象。“陡然跃起/仓皇吹号”是抓住历史机遇、行动快捷的文化工作者的形象。“震醒缱绻马达山的云/ 褪去黑纱/ 以贫血的唇/ 吻亮穹苍”是拨开云雾,扫除疑惑和犹豫,以微薄之力在天际绘出彩虹,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喜悦的先驱者的作为。而这家华文报纸就像“东风遂鼓胀/ 启航勿老湾的第一片帆/ 奋发 破浪”。
整首诗没有口号,没有疾呼。除了激情,诗人还有想象力,还有对客观事物的联想。主观心灵和客观世界邂逅,获得了他独有的诗美体验。在表现其独有的体验时,诗人避开体验名称,诗人没有直接说出所要传达的体验名称。反之,诗人用了“隐”,使诗篇富于暗示性,通过意象表现情思;通过号手、贫血的唇、吻亮的穹苍、勿老湾的第一片帆表现印华报人的先觉、机智和勇气。
锺逸很喜欢在他的诗作底下写按语注脚之类的说明,《号手》也不例外。其实就《号手》来说太多的说明是多余的,反而夺走了诗歌留给读者发挥想象的空白,损伤了诗歌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朦胧美。
三
诗歌是诗人生活和思想的写照,尤其是江玫的《珍惜》,因为《珍惜》写的是诗人自己和她的夫婿的爱情故事。诗不是散文,散文着重的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它观视和描写的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与散文不同,诗歌着重体验世界,它观察和感受世界,描写诗人心目中的世界的样子。
作为诗的《珍惜》,其所描写的爱情是诗人心目中的爱情,是诗化的爱情。“喝过花甲的桃觞/ 年轮也圈不住/ 情感的激荡”,这不是现实中爱情生活的实况的描写,因为在现实中自然没有年轮圈住情感的现象。这是诗人化现实生活为内心生活,化物理世界为心里世界,化对象为体验的精神描述。正因为这样,表现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炽热的爱情所用的心语诗句就显如此深刻而动人,非一般的哪怕是异常热烈的感情名称所能比拟。
同样的,在诗的第二节,年华正茂直至花甲岁月恩爱夫妻的生活道路被比喻为“已铸成轨道一双/ 从起点道终点/ 永远是并肩的两行”。第三节是平淡的散文式的语句,道出“珍惜每一个日出”。诗的结束句“笑对夕阳”太好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潇洒、自在,共同走完人生路的浪漫主义精神。
珍惜
——给外子回应他的诗作《我们的诗》
喝过花甲的桃觞
年轮也圈不住
情感的激荡
我们这一世
已铸成轨道一双
从起点到终点
永远是并肩的两行
雨后风凉
我们相拥取暖
珍惜每一个日出
笑对夕阳
四
看过不少述说数十年离别的校友重逢团聚的诗歌,内容和形式都很相似。看江玫这首《又见鐘亭》却显然不同一般。
写诗者是应该努力避免重复,重复别人或重复自己。这就须要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写诗者以自己新的体验、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语言和语言组合写出崭新的诗作。江玫就是以她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心思、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写出《又见鐘亭》,所以她的这首诗显得不一般,不会给人似曾读过的感觉。
《又见鐘亭》描述的是几十年后与校友在旧校址重逢团聚时的场景和心思。以校园鐘亭为中心,现场所见和旧时回忆相间交织;以比较忧伤为基调,幸喜和思念、珍惜和痛惜糅合一体。其中惟妙惟肖的心理感受暗藏在字里行间,特别触动心弦,浓化诗的忧伤的氛围。
“心灵深处最难磨灭的烙痕/叫疲惫脚步走向校友联欢的厅堂”。这是心里的创伤,而走向联欢厅堂的的脚步是疲惫的!
“重逢的一刻被隔在陌生的两岸/端详 端详 再端详”。重逢了,近了,可是人都变了,陌生了,远了;得端详再端详,慢慢寻回旧日的面容和烂漫。之后,才隐现“依稀的轮廓还残留崇高理想/ 熟悉的语气勾起褪色的豪放”。啊,这是“你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而这时光是记载在“月路 占碑路留下的足迹”。
诗的头一节有“还有那经常闯入梦境的鐘亭/总在未醒的耳际重复当当”,诗的结尾有“又见鐘亭 又见耄耋龙钟的师长/ 又见鐘亭 追溯萦回梦魂的当当”。那是回荡在诗人心里牵系今昔、牵系年华与鹤发、牵系烂漫与龙钟的当当钟声,似梦似幻,也在读者心里回荡。
这首诗是诗人亲身经历和个人心灵体验的显露,所以她的视点、她的心思、她的感情色彩以及拾取和选择的客观物象等都是她自己的,新颖而不令人厌烦,还丰富了读者的审美经验。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底
又见鐘亭
又见傲然耸立的黉舍
又见淤积记忆的广场
还有那经常闯入梦境的鐘亭
总在未醒的耳际重复当当
仿佛又闻到校门前小黄花的芬芳
仿佛又听到背诵唐诗的书声琅琅
心灵深处最难磨灭的烙痕
叫疲惫脚步走向校友联欢的厅堂
你已让岁月染成白发苍苍
我也年华渐老饱经风霜
重逢的一刻被隔在陌生的两岸
端详 端详 再端详
依稀的轮廓还残留崇高理想
熟悉的语气勾起褪色的豪放
月路 占碑路留下的足迹
记载着你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
又见鐘亭 又见耄耋龙钟的师长
又见鐘亭 追溯萦回梦魂的当当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