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 1 月, 2025
Home文艺戴冠青: 读书让生命丰富

戴冠青: 读书让生命丰富

读书让生命丰富

中国 戴冠青

大半辈子浸润书中,阅读已经融入生命,成为我不可或缺的生命追求。它让我不断汲取生命能量,成长,成熟,更新和丰富生命世界。

因为生于书香之家,甫一启蒙就爱上读书。记得儿时有一部书对我影响极大,就是俄罗斯女作家叶·伊琳娜著、任溶溶翻译的《古丽雅的道路》。苏联卫国战争女英雄古丽雅的坚强勇敢不仅让我感动至今,而且带给我丰沛的精神力量来面对挫折。

在那个没学可上的年代,十余岁的我只能到处借书搜书来看,《牛虻》《茶花女》《三个火枪手》《怎么办》《茹尔宾一家》《叶尔绍夫兄弟》等许多世界名著就这样一本本读下来。记忆最深刻的是土耳其作家萨·阿里的长篇小说《我们心中的魔鬼》,读了很多遍,每一遍都让我泪流不止。除了其中蕴涵的那种深厚的人文情感和人性洞察深深打动了我,书中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也对我启发很大。记得有这么一个细节,书中贫穷的男青年想让心爱的女友过上好生活却无能为力,一天,他看到女友的丝袜上破了一个洞,很想买一双送她,但他穷愁潦倒,一文不名,无奈之下去商店偷了一双,在极度紧张的心理折磨下又把丝袜扔掉了。书中的犯罪心理描写非常生动,那种以为被发现的极度害怕、恐惧以致即将崩溃的心理过程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至今还历历在目。这种充满情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小说创作。

考上福建师大后,我和所有被时代耽误了青春光阴的七七级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当时读了很多文学理论,大大开启了我的视野,充盈了我的知识结构,也促进了我的创作。我不仅参与编辑中文系系刊《闽江》,与当时朦胧诗诗刊《今天》和其他校园刊物都有交流,而且坚持创作,作品相继发表在《福建文学》等刊物上,后结成小说集《梦幻咖啡屋》,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多年后又出版了散文集《泡茶时光》,海峡书局出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我分别深造于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饥不择食地读了很多文艺理论和哲学著作,而且买了很多书,一箱箱地托运回家,填满了我的书房,让我有一种坐拥书城的幸福感。

读书也促进了我的教学和文学理论研究。读书是理论研究的必备环节,只有站在前人肩膀上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至今我在《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江西社会科学》《文艺争鸣》《厦门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百余篇论文,出版的《批评的喧哗》《远鸿的回望》《想象的狂欢》《文本解读与艺术阐释》《文艺美学构想论》等十余部论著,无一不是有所创新的成果。学术论文还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数家刊物转载。

读书更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我的文学理论课,我想应归功于读书的积淀,对古今中外作品的旁征博引,对创作经历和读书经验的现身说法,自然使课程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我也因此获评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

热心阅读推广,积极开办读书讲座,传播阅读理念,也是我读书的重要经历。至今到各地(各级图书馆、部队、大中小学、老年大学、打工青年文学社等)举办读书讲座达五十多场,听众数万人之多。读书讲座反响热烈,其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显著,福州、厦门、龙岩、宁德等地相继邀请前往讲座。我还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市民阅读古典名著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等读书活动,并向各中小学、图书馆,特别是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捐书近万册,多年前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撰写书评,与广大读者分享读书体会,也是我重要的阅读经历。我不仅为经典作家作评,也为成长中的作家作评作序,激励他们不断成长和进步。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所写评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曾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全国百佳书评大赛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榜),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等。

坐拥书城的时光真的很惬意,当早晨的阳光照到书房时,在书桌前看书,敲字,虽有“案牍之劳形”,但我依然满心喜悦。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